2021-04-20

疫後新生 開啟創新 第18屆育秀盃創意獎揭曉

文/文/財團法人育秀教育基金會

疫後新生 開啟創新

第18屆育秀盃創意獎揭曉

 

文/財團法人育秀教育基金會

 

「歡迎您搭乘育秀航空公司,航班YS018專機前往『第18屆育秀盃創意獎頒獎典禮』,為了本次航程的順利,提醒您將手機切換為靜音模式,飛機即將起飛,各類組獎項即將揭曉……」,育秀盃創意獎活動會場如同機場,而頒獎典禮更像似搭乘飛機,正觀賞著一場盛大頒獎典禮的影片播放。

 

第18屆育秀盃創意獎以「疫後新生」為競賽主題,歷經初賽、複賽的激烈競爭,於4月16日上午舉行決賽,在評審委員嚴格的審核下,各類組的優勝者出爐,並在下午舉行盛大頒獎典禮。今年首獎得主分別是「微電影─食育創作」組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作品「信心與成長的記憶」、「軟體應用」類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作品「防止車門不當開啟的裝置」、「工業設計」類成功大學工業設計所作品「智慧健促服務系統」。

 

COVID-19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,防疫與抗疫成為顯學,伴隨AIoT、AR、VR等科技的不斷發展,更延伸了應用的深度與廣度。本屆育秀盃軟體應用及工業設計類的作品,可歸納成2大類,一.學生發揮巧思研發各種應變、服務和產品,包含零接觸經濟、遠距服務及學習、數位醫療等,二.從疫情延伸至保護生命安全的題材,包含居家送餐、隔離助理、隔離艙等,也有更多的關注與討論,這些參賽作品不但貼近現實生活,其中的創意更是令人驚艷。

 

微電影創作類,除聯華集團企業命題外,更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合作,在全省北中南各國中小及幼兒園拍攝以「食農教育」題材的影片、照片,大幅提升了社會的參與度。

 

微電影類評審代表賴豐奇導演表示,自己也是農家子弟,所以對食農教育影片中所呈現的大自然影像,感覺特別親切。賴導演認為,微電影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呈現完整主題,所以建議同學們先要有完整的結構,再加上技術與創意,就能有好的作品。本屆入圍作品形式多元,有紀錄片、動畫片,也有荒謬劇,充分展現年輕人天馬行空的思維,他們未來的成長讓人期待。

 

 軟體應用類評審代表台北市電腦公會顧問李鎮宇指出,雖然是軟體應用,但是同學們大多整合硬體,作品完成度高,讓人驚豔。李顧問也提醒,同學們對使用者需求的了解可以再加強,因為唯有深入問題,才有可能解決問題。

 

 工業設計類評審代表台灣設計研究院總顧問張光民表示,聯華神通集團以企業力量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,持續18年不輟,讓人敬佩。他以設計前輩的立場給同學們一些建議,首先是思考要到位,否則不但不能解決問題,反而會產生更多問題;其次是解決問題要聚焦,愈想包山包海,愈不容易實現;再者工業設計不只是產品設計,更是系統設計、服務設計、環境設計,所以除了考慮材質,也要考慮使用者情境。

 

 

「微電影─食農教育」類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作品「信心與成長的記憶」,記錄主角潘奧丁小朋友,從學校到家庭的生活片段,將祖先的種植智慧、媽媽的細心叮嚀、與人和好的處世態度,透過原住民傳統的作物「紅藜」巧妙地串接起來。傳統、親情、友情的呈現精準到位。本片最大特色是所有的小演員,都是來自屏東來義國小附幼的學生,純樸真誠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。

 

「軟體應用」類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作品「防止車門不當開啟的裝置」,該系統在汽車的B與C柱附近架設攝影機,追蹤人臉並識別臉部朝向。如果人臉朝B與C柱,則系統會解鎖,並允許車門打開;如果系統識別到人臉朝向前方,則車門將被鎖住,無法開啟。車輛裝設此一裝置,就會迫使駕駛及乘客,必須面對B與C柱才能打開車門,避免車門被不當開啟。

 

「工業設計」類成功大學工業設計所作品「智慧健促服務系統」,此系統係以遠距醫療形式,提供復健者居家進行零接觸且高強度的復健訓練,可以減少患者頻繁出入醫療院所的次數,同時也減輕醫院與醫師的負擔,而患者上傳的復健訓練資料,也可以協助醫師進行大數據分析,有助於形成新的醫療模式。

 

育秀盃本著創新思維及科技教育的理念,不斷地致力於推動資訊化優質社會,並以培養國際化數位內容與設計人才為目標,持續扎根藝術人文教育、環境保護與社會關懷,善盡企業社會責任。未來「育秀盃創意競賽」仍會一本初衷,持續為國內的設計學院、應用資訊學院、大眾傳播學院,提供最佳的發表平台,期許成為台灣新創產業推手。